当网红"旺仔小乔"在直播间斩钉截铁宣称"《年轮》原唱只有张碧晨"时,她可能未曾想到,这句话会如同多米诺骨牌一般,推倒两位好友甚至整个行业的体面。
0点刚过5分钟,汪苏泷工作室发文宣布收回歌曲《年轮》所有商业演唱授权,将这场争议从粉丝骂战升级为行业级版权论战。
导火索:网红言论引爆版权暗雷事件始于7月22日,拥有千万粉丝的网红"旺仔小乔"在直播中坚称《年轮》原唱仅张碧晨一人,甚至翻唱时漏标创作者汪苏泷。这番言论迅速发酵,15分钟后张碧晨工作室发文强调"无可争议的唯一原唱",而QQ音乐在7月23日移除了张碧晨版"原唱"标识仅标注"演唱者",汪苏泷版本却保留原唱标签。
三个关键节点将争议推向高潮:QQ音乐的标签操作被批"双标"引发舆论反噬;汪苏泷以版权方身份收回商业授权;张碧晨最终声明拥有"全球永久演唱权"但选择不再演唱。这场始于网红片面言论的风波,最终演变成音乐行业关于创作权与表演权关系的公开辩论。
展开剩余66%版权博弈下的"双原唱"罗生门法律空白是争议的核心。《著作权法》未明确定义"原唱",若合同未约定,创作人与首唱者均可主张原唱身份。张碧晨凭借2015年6月15日随《花千骨》首发的女声版主张"时间优势",而汪苏泷手握词曲版权和迟发15天的男声版主张"创作优势"。
OST行业的痼疾在此暴露无遗。影视歌曲常被当作"附属品",词曲作者与演唱者多拿一次性报酬,鲜少参与分成。《年轮》当年依托《花千骨》破圈,本质是"剧带歌"模式。
张碧晨、汪苏泷两人曾在综艺中温馨合唱《年轮》,如今两人的原唱之争,却彻底撕裂了音乐创作中微妙而珍贵的共生关系。
平台失职:混乱标签加剧矛盾音乐平台的标注混乱成为矛盾催化剂。QQ音乐"双标"操作引发舆论反噬后虽恢复标签,但裂痕已生;网易云音乐坚持"双原唱"标注却未能形成行业共识;酷狗音乐干脆标注"产权争议中"暴露避责心态。
这种混乱折射出平台版权管理的粗放现状。2015年QQ音乐微博曾明确宣传"张碧晨献唱《年轮》首发",半个月后才介绍汪苏泷"以创作人身份再唱此曲",如今平台却难以自圆其说。标准化缺失不仅加剧创作者与表演者的对立,更损害了平台自身的公信力。
轮转的版权,停摆的信任最沉重的代价是听众情感。《年轮》作为《花千骨》经典插曲,承载大量观众青春记忆,如今却沦为"法考真题"。娱乐律师观点一针见血:"当版权成为武器时,没有真正的赢家。"
《年轮》纠纷撕开了OST行业"重传播轻确权"的疮疤。版权保护的本意是激励创作,而非摧毁艺术合作。
发布于:湖北省万宝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